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,日期要加一天,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,日期要减去一天。
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,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。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°经线上,作为地球上“今天”和“昨天”的分界线,因此称为“国际日期变更线”。
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,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,而是折线。它北起北极,通过白令海峡、太平洋,直到南极。这样,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。这条线上的子夜,即地方时间零点,为日期的分界时间。
扩展资料:
日界线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日期混乱。日期混乱,是在下列情形下产生的:
当年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,自西班牙启程向西航行(的目的地却是东方)。三年后,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,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,比岸上的日期“少”掉1日。这在当时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。造成这一混乱的原因是,船舶在向西行进中,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推迟,即每天都在推迟中午的到来。
按这种被延长了的昼夜来计算日子,在绕行地球一周后,便要减少1日。反之,若船舶向东航行,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提早,昼夜缩短,环球一周后,日期便会“多”出1日。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,每绕行地球一周,日期便差1日。这就造成日期的混乱。
在法国科幻作家儒勒·凡尔纳的作品《八十天环游地球》中,主人公费雷亚斯·福格打下了两万英镑的赌,来赌麦哲伦能不能在八十天内绕地球走一圈。最后费雷亚斯·福格以为麦哲伦用了八十天零五分钟绕地球走了一圈,距离约定时间还是迟到了五分钟,从而输掉了打赌。而麦哲伦由于自西向东环游地球,实际用时是七十九天零五分钟,所以费雷亚斯·福格实际上赢了打赌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国际日期变更线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日界线 (地球180°经线附近的一条假想线)
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,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,由于地球是圆形的,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;
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,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,能够提前观察到;
所以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,那么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的情况相比将延后.
那么这一天的白昼的时间与原来的白昼时间相比将会短一些.
故选B.
工作日是指正常上班的天数。工作日不包含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,例如:从明天(周日)开始十个工作日就是下周一至周五(5天)加下下周的周一至周五(5天),共十天(十个工作日)。不含明天(周日)和下周六、下周日。这样表述你看明白了吗?明白了,请评价答案,不明天可再下方追问。
开轩笑纳微凉 杜莆
更多资讯